《三国演义》里有一个经典桥段,“关云长刮骨疗毒”,华佗给关羽刮骨,而关羽一边下棋,一边谈笑自若。翻阅史书会发现,这件事情还真不是罗贯中虚构的。而且不光关羽动过手术,曹魏名臣贾逵也曾切除瘿。
关羽刮骨疗毒羽尝为流矢所中,贯其左臂,后创虽愈,每至阴雨,骨常疼痛,医曰:\"矢镞有毒,毒入于骨,当破臂作创,刮骨去毒,然后此患乃除耳。\"羽便伸臂令医劈之。时羽適请诸将饮食相对,臂血流离,盈於盘器,而羽割炙引酒,言笑自若。——《三国志·关羽传》
据《三国志·关羽传》的记载,关羽曾被流矢射中,箭头穿透左臂,后来伤口虽然愈合,但一遇阴雨天气,臂骨便常疼痛,于是请来医生诊治。
医生说:“箭头有毒,其毒已渗入骨中,需要在臂上开刀,刮去臂骨上的毒素,才能彻底除掉这一病患。”关羽当即伸出手臂让医生为他开刀治病。当时关羽正请众将饮酒进餐,臂上刀口鲜血淋漓,流满了接在下面的盘子,而关羽却在割肉把酒,与大家谈笑自若。
《三国演义》里说给关羽治病的是神医华佗,但这段记载却并没有说医生是谁,只是说医生。而且《三国志·华佗传》里也没有记载华佗给关羽治病的事情。至于演义说华佗要给曹操头开刀,被曹操杀了,那倒是杜撰的。
贾逵切瘿逵前在弘农,与典农校尉争公事,不得理,乃发愤生癭,后所病稍大,自启愿欲令医割之。太祖惜逵忠,恐其不活,教\"谢主簿,吾闻'十人割癭九人死'\"。逵犹行其意,而癭愈大。——《三国志·贾逵传》
除了刮骨疗毒,曹魏名臣贾逵也动过手术。据《典略》记载,贾逵在弘农时,与典农校尉因公事相争,没有得到合理对待,因此发愤,身上长了个瘿瘤,后来瘿瘤长大了,贾逵请求把它割掉。
曹操爱惜贾逵的忠心,担心他会因此丧命,就派人告诉他,吾闻“十人割瘿九人死”。贾逵坚持割除,结果虽然贾逵没死,割完后瘿瘤越长越大。瘿,就是民间所说的“大脖子病”,学名甲状腺肿大。从曹操的话来看,在汉末三国割瘿并不稀奇。
外科鼻祖华佗
手术在当今社会是很常见,但你能想象在接近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,也有外科手术吗。其实,如果读一读《三国志·方技列传》就会发现,手术对于华佗来说,只是治病的一种方式而已,并不稀奇。
若病结积在内,针药所不能及,当须刳割者,便饮其麻沸散,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,因破取。病若在肠中,便断肠湔洗,缝腹膏摩,四五日差,不痛,人亦不自寤,一月之间,即平复矣。——《三国志·方技列传》
据史书记载,华佗医术高明,对于汤药、针灸无所不通,基本上是药到病除、拔针痊愈。华佗还发明了麻沸散,如果病人的病根在身体内部,针灸、汤药所不能治疗的,华佗就让病人喝下麻沸散,须臾之间便像喝醉一样昏死过去,什么也不知道了,然后开始手术。
如果症结在肠道里,华佗就剖开病人的腹腔,割除溃疡,洗涤腐秽,然后用桑皮线缝合,涂上膏药按摩,四五日除痛,患者也没什么感觉,一月之内就康复了。正因为这段记载,华佗被后人称为“外科圣手”、“外科鼻祖”。
虽然白纸黑字的记录就在那里,但是读完总感觉有些很难相信,只能感叹,中华文明真是博大精深,吾辈当自强!
参考资料: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、卢弼《三国志集解》
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